网站首页期刊介绍通知公告编 委 会投稿须知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
最新消息:
连云港市HIV/AIDS流行趋势及晚发现影响因素分析
作者:杨皓舒  乙永林 
单位: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科, 江苏 连云港 222000
关键词:艾滋病 流行特征 晚发现 连云港 
分类号:R181.8
出版年·卷·期(页码):2024·52·第十二期(1856-1862)
摘要:

目的 :描述连云港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/艾滋病(HIV/AIDS)流行特征和晚发现影响因素,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。方法 :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,收集连云港市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新报告的HIV/AIDS患者信息,描述分析其三间分布、传播途径、样本来源等特征,使用Join Point模型分析疫情趋势,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晚发现及AIDS影响因素。结果 :连云港市HIV/AIDS年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,男女性别比为6.031,以已婚有配偶为主,文化程度总体上以初中及以下居多,职业以农民/民工/无业等低收入群体最多;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;平均年龄为(39.83±15.28)岁,25~34岁报告病例数最多,65岁及以上年龄组上升幅度最为明显。HIV晚发现病例占比53.16%,AIDS病例占比27.72%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,HIV晚发现危险因素为年龄在31岁及以上、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;AIDS的危险因素除年龄在31岁及以上、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外,确诊时间在2014—2018年亦为危险因素。结论 :2014—2023年,连云港市HIV/AIDS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,年龄、样本来源、确诊时间与HIV晚发现及AIDS有关,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HIV/AIDS疫情上升同时减少HIV晚发现及AIDS的发生。

参考文献:

[1] 王菊萍,胡海洋,李永俊,等.2018—2022年新疆伊犁州新诊断HIV/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现代医学,2024,52(7):1003-1008.
[2] 吕玮,蔡卫平,陈耀凯,等.晚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临床管理专家共识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4,30(7):670-681.
[3] 刘毅,苏容,李东民,等.2015-2022年我国VCT门诊新报告HIV感染者晚发现趋势分析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4,30(2):140-145.
[4] 韩晶,汤后林,毛宇嵘.2012—2016年新报告HIV感染者首次CD4+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18,24(5):461-465.
[5] 韩孟杰.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和防治展望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3,29(3):247-250.
[6] HU X,LIANG B Y,ZHOU C X,et al.HIV late presentation and advanced HIV disease among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/AIDS in Southwestern China:a large-scale cross-sectional study[J].AIDS Res Ther,2019,16(1):6.
[7] CAO W,HSIEH E,LI T S.Optimizing treatment for adults with HIV/AIDS in China:successes over two decades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[J].Curr HIV/AIDS Rep,2020,17(1):26-34.
[8] SHI L G,TANG W M,LIU X Y,et al.Trends of late HIV presentation and advance HIV disease among newly diagnosed HIV cases in Jiangsu,China:A serial cross-sectional study from 2008 to 2020[J].Front Public Health,2022,10:1054765.
[9] THE LANCET HIV.Time to tackle late diagnosis[J].Lancet HIV,2022,9(3):e139.
[10] 朱正平,吴苏姝,刘黎,等.南京市2014-2018年新报告HIV/AIDS 病例特征和首次 CD4+T 淋巴细胞检测情况分析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0,26(1):8-12.
[11] 张莹,张培栋,周志伟,等.2008—2022年徐州市艾滋病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[J].东南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24,43(1):104-110.
[12] 邓小芳,岑平,汤洪洋,等.我国50岁以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的研究进展[J].现代医学,2020,48(9):1245-1247.
[13] 丁建平,刘晓燕,胡海洋,等.江苏省艾滋病防治工作30年发展报告[J].江苏预防医学,2022,33(1):1-2,7.
[14] 郑雅静.我国HIV/AIDS病例晚发现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[J].广州医科大学学报,2020,48(6):124-127.
[15] 许靖,肖洁,杨义,等.成都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21,27(1):29-32.
[16] 张鹏,许钟芸,雷群建,等.2016—2021年重庆市长寿区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例报告分布特征分析[J].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病,2023,21(2):72-78.
[17] 王春萍,郭琴,韩卓洳,等.中国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Meta分析[J].中国艾滋病性病,2019,25(2):148-152.
[18] 逄建文,宁远林,吴先辉.鹰潭市老年HIV/AIDS病人确诊前后相关危险行为调查[J].应用预防医学,2020,26(4):347-349.
[19] 刘晓燕,史灵恩,陈禹衡,等.江苏省50岁及以上男性HIV/AIDS患者确证前后性行为特征调查[J].东南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23,42(4):619-626.
[20] 王瑗瑗,孙程,席瑾,等.2013—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新报告≥15 岁HIV/AIDS 病例晚发现及影响因素[J].现代疾病预防控制,2024,35(3):203-207.
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发表评论】【查看评论】【加入收藏
提示: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!点此登录
您是第 853797 位访问者


 ©《现代医学》编辑部
联系电话:025-83272481;83272479
电子邮件: xdyx@pub.seu.edu.cn

本系统由北京博渊星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电话:010-63361626

苏ICP备090585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