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期刊介绍通知公告编 委 会投稿须知电子期刊广告合作联系我们
最新消息:
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
作者:王雪莉  秦元山 
单位: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科, 新疆 阿克苏 843000
关键词:急性心肌梗死 肌钙蛋白I 肌红蛋白 肌酸肌酶同工酶 
分类号:R541.4
出版年·卷·期(页码):2017·36·第十期(1501-1503)
摘要:

目的: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(AMI)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。方法: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AMI患者65例设为AMI组,以同期30例疑似AMI而最终诊断非AM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,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I(cTnI)、肌红蛋白(Mb)及肌酸肌酶同工酶(CK-MB),并比较以上标志物的诊断符合率。结果:AMI组患者0~2 h的cTnI和Mb明显升高,达到AMI的诊断标准,且2~12 h和12~24 h内均维持在较高水平,能诊断AMI;CK-MB早期(0~2 h)并不能诊断AMI,但2~12 h和12~24 h均达到了诊断AMI的诊断标准。以冠脉造影为诊断AMI的金标准,AMI组患者cTnI、Mb、CK-MB和联合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.5%、80%、69.2%和93.8%,对照组为92.5%、87.5%、80%和100%,两组联合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单一诊断符合率(P<0.05)。以0~2 h心肌损伤指标水平为标准对AMI进行诊断发现,cTnI、Mb、CK-MB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较高,明显高于单用cTnI及cTnI联合CK-MB进行诊断者,诊断的敏感性、特异性分别高达为94.9%、100%,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: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,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。

参考文献:

[1] 崔文娟,卢成志,唐志琴,等.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检测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[J].实用医学杂志,2012,28(1):77-79.
[2] 高彦,潘娅萍,吕云,等.血清肌红蛋白、TnI、IL-6和MCSF水平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[J].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,2014(12):1475-1476.
[3] 李笃军,唐菁,胡凯,等.肌红蛋白、肌钙蛋白快速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11,31(22):4482-4483.
[4] 徐清芳,张美华,韩晨鹏,等.血清肌红蛋白、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12,32(5):948-949.
[5] 陈玲玲.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以及超敏C-反应蛋白含量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[J].安徽医学,2012,33(9):1224-1226.
[6] 杨靖宋谦.血清肌红蛋白、肌钙蛋白I及炎性因子水平检测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[J].检验医学与临床,2016,13(16):2322-2323.
[7] 李彦明,程冠昌,洪岩,等.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13,33(19):4690-4692.
[8] 张子为,陆文彬,汤勇,等.趋化因子诱饵受体D6在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[J].东南大学学报:医学版,2015,34(1):59-64.
[9] 武春燕,王桂红,刘玫,等.BNP联合cTn-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[J].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,2013,11(1):122.
[10] 王恒秋,刘雨峰,王双,等.三种心肌标志物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[J].实验与检验医学,2014(6):775-777.
[11] 黎叶飞,盛祖龙,姚玉宇,等.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[J].东南大学学报:医学版,2011,30(5):687-691.
[12] 王亚蓉,李彪,郭壮波,等.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[J].暨南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与医学版,2014(2):157-160.
[13] 许名东,杨溶海,梁建光,等.联合检测血清S100A/B、CTNI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[J].实用医学杂志,2016,32(13):2217-2219.
[14] 王奇军,陈佩,曾琴飞,等.肌红蛋白与急性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[J].检验医学,2014(8):817-821.
[15] 滕毅,姜昌丽,王澜,等.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心肌梗死中的应用[J].国际检验医学杂志,2013,34(17):2214-2215.

服务与反馈:
文章下载】【发表评论】【查看评论】【加入收藏
提示:您还未登录,请登录!点此登录
您是第 760461 位访问者


 ©《现代医学》编辑部
联系电话:025-83272481;83272479
电子邮件: xdyx@pub.seu.edu.cn

苏ICP备09058541